《愿你和世界温柔相处》(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愿你和世界温柔相处》一书是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的十三堂生活自修课,一步步带领你的心灵与世界和谐相处,走出自己孤单的岛屿,找到理想的生活状态。
 

  一、内容简介:
 
  《愿你和世界温柔相处》一书是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的十三堂生活自修课,一步步带领你的心灵与世界和谐相处,走出自己孤单的岛屿,找到理想的生活状态。心理学大师阿德勒在本书中生动细腻地阐述了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各种形态、特质、行为习惯,进而剖析出适合自己的人生任务,修饰我们的生活风格,帮助读者建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社会兴趣,从而达到理想的生活状态。
 
  1、心理学大师阿德勒经典之作,风行西方世界、台湾地区的通俗心理学疗愈书!
 
  2、一套涉及儿童教育、心理健康、人性透视和心灵励志的通俗心理学读物,帮助你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理解他人,放大人生的格局!
 
  3、通俗阅读、案例分析,帮助你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心理问题。
 
  不仅是一套心理学经典著作,更是一套适用性强的人生指南:你对人生、事业、爱情、家庭的困惑,可以从这里寻找答案!
 
  二、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年)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弗洛伊德的学生之一,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
 
  阿弗雷德·阿德勒,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曾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成员之一,后因分歧与弗氏破裂,创立个体心理学,另建立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曾主持召开五次国际个体心理学会议。1934年定居纽约,1937年赴苏格兰亚伯丁做演讲时病逝。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与弗洛伊德齐名的心理学大师,他的心理学观点不仅适用于父母和子女间的关系,而且也可以涵盖师生关系。在维也纳,阿德勒有众多的追随者。1927年,他受聘为哥伦比亚大学讲座教授。1932年,他又受聘为日本长岛医学院教授。1935年,他创办了国际个体心理学学刊。
 
  阿德勒认为人的生命和精神活动都具有一定目标性,人是未来定向的。他觉得由于人们为精神生活确定一个目标,他们就会更好地适应现实。他把一切心理现象都看作反映某种统一的生活计划,而生活计划的总目标就是优越。心理活动都是围绕着优越性这一目标进行的。
 
  阿德勒理论的最后落脚点是人的优越和完善。他把为优越而奋力称作生命的实质,为优越而奋力是阿德勒人格理论的基本动力。行为的动机出于人的社会性,而不是生物因素起主要作用。后来,阿德勒又把个人优越而奋力的观点改变成个人为完善的社会而奋力。他同时还认为个人优越而奋力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如果一个人不顾别人和社会的需要,只专心于个人的优越,就可能产生优越情结,而具有优越情结的人可能成为一个专横跋扈、自吹自擂、傲慢之人,这种人不太受社会欢迎。
 
  阿德勒的作品有《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中文译名“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中文译名“理解人类本性”)、《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中文译名“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或“自卑与超越”)等。
 
  三、本书目录:
 
  第一章:认清所处的世界
 
  第二章:你为什么而活?
 
  第三章:人生最重要的任务
 
  第四章:个体和社会的关系
 
  第五章:爱情和婚姻的真相
 
  第六章:性格决定命运
 
  第七章:如何掌控情绪
 
  第八章:自卑感与优越感
 
  第九章:肉体和灵魂的联系
 
  第十章:青春期心理
 
  第十一章:儿童和社会
 
  第十二章 犯罪心理及预防
 
  第十三章:早期的记忆
 
  四、精彩内容:
 
  序言
 
  阿尔费雷德·阿德勒,他是现代著名的精神分析家,也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被称为现代“个体心理学”之父,他和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现代心理学的三大奠基人。
 
  阿德勒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是家里的第二个儿子,父亲是一名富裕犹太商人。阿德勒自幼身患先天性残疾,身体羸弱多病,5岁时一场几乎致命的重病让他在心里对死亡产生阴影,也让他决心长大后当一名医生。阿德勒在幼年时因身体问题受到歧视,产生悲观敏感的心理状态,他渴望摆脱这种状态,因而对心理学产生浓厚兴趣。成年之后,阿德勒就读于维也纳大学,并取得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当过军医、医学院教授和心理医生,在美国和欧洲各国诊治心理病人,并发表心理学方面的演说。他认为:“人不为事物表象所迷惑,而是被自己对事物的想法所迷惑。”他倡导人类发展自我个性与社会群体精神,强调“个体人性的关键,在于他赋予生命什么意义。”这些观点对现代心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十世纪早期,阿德勒受到弗洛伊德的影响,成为“精神分析学会”的重要成员,后来两人在学术理论上产生分歧,阿德勒离开了“精神分析学会”,建立了“个体心理学学会”,从此以后,他与弗洛伊德正式决裂,致力于发展和完善 “个体心理学”理论体系。1912年,阿德勒发表论文《神经质性格》,推出自己的学说概念,为个体心理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价值在于,通过提高人对社会的兴趣,让人们明白了许多人生问题,思考“什么是生命的意义”,从而改变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重新树立一个健康乐观的生活目标。阿德勒的人生哲学强调,心理问题其实是社会问题,是个人跟全体社会相联结的一种感觉,“那些对人类没有兴趣的个体,在生命中往往会遭遇极大的困难,并且对他人造成极大伤害,就是这类个体导致人类所有的失败。”
 
  在阿德勒人生哲学体系中,主要探讨几个人生问题,首先,他认为人生目标决定人类心理和生命轨迹。如果人们的日常活动没有经过修正和引导,就不会产生思考,也不会有目标和梦想。而个体心理学对于思考人类生活的全部表现,就在于体现“朝向一个目标”。如果人们有一个常在目标,他的每个心理倾向必然遵守自然法则,时刻追寻着某种驱动力量,朝着目标前进。
 
  第二,阿德勒提出,从古至今,人类的生活形态建立在群体社会的基础之上,如果个体成员无法进行自我保护,必然会通过群居生活集结力量。人类是一种软弱的动物,几乎不具备单独生活的能力,为了在这个星球上继续生存,人们必须为软弱的躯体补充群体力量,这要通过社会生活和分工才能实现。
 
  第三,人类的性格体现出某种环境特征,是一种生存模式,而不是遗传因素,因而性格可以通过一些外力来改变。人生目标则是影响性格、生命格调、行为、世界观的重要因素。
 
  第四,人的一举一动表现出他的社会感,一个人适应社会的前提是不破坏群体生活,对环境抱着融洽相处的态度。这种态度是衡量人格分类的标准,他如何面对环境困难,直接决定了他是乐观还是悲观。
 
  本书是阿德勒的人生哲学的重译本,以简洁明晰的语言再现这位心理学大师的理论,并突出他所强调的人类的自我观念,不论我们做什么,我们的每一种行为都是个体对生命的答案,我们必须顾及自己是人类社会的一分子,聚居在这个地球上,要以正面乐观的态度对待适应的环境。
 
  阿德勒的人生哲学是一场心灵之旅,也是关于人生观的学问,希望本书的译文能指导读者完善自己的心灵,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译 者
 
  第一章:认清所处的世界
 
  如何认知世界
 
  每个人的心灵都必须要掌握一项技能,即:为了适应周围的一切,要接受外部环境给自己带来的各种认知印象。而心灵对周围环境的各种认知,会让人逐渐建立起某种理想的行为模式,在心灵上形成明确的目标,并为之追求。而事实上,这种建立过程从人类的婴儿时期就已经开始。
 
  目前为止,这种种的心灵表现,我们尚未找到具体、准确、清晰的专业术语,但却无法否定它的存在。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只有在心灵出现无力感时,才会有上面所述的表现。此外,当我们的行为能够应对一定的改变,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自由行动,从而确立一定的目标。心灵的每一项活动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确立目标,然后得以展开。而其中所包含的自由价值和主观能动性,给予了心灵更加丰富多彩的认知体验。
 
  正如婴儿一般,在迎接一个全新的世界时,初次从地上站起来的刹那间所感受到的,围绕在身边的无数潜在的危险和威胁的敌对存在,这种直观的感受会影响婴儿最初的行动尝试,尤其是在婴儿初次学习走路的时候面临的种种困难和障碍,他们或许会因此饱受打击,又或许会因此对未来充满自信。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感受。而在成年人看来,这些看起来不值一提或者习以为常的小事,却极大可能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巨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这个世界的所有认知。
 
  要了解这点非常简单,只需询问孩子们最喜欢什么游戏或长大后有什么理想即可。如果是一度行动受阻的孩子,那么他们很可能对刺激的、激烈的运动产生向往,在询问他们的时候,他们通常都十分向往成为汽车、火车之类的驾驶员,又或者成为跑步、游泳等自由的运动,这就是孩子主观地、直观地表达对于消除行为上的障碍的强力愿望。而如果孩子的自由行动活动不受阻碍,心底没有自卑与障碍感,这类孩子的人生目标和心灵行动往往指向一些真正的自由行动。而对于这种自卑感与障碍感,通常会出现在身体发育缓慢和先天病弱或残缺的孩子身上。那么相同的,先天性听力残缺的孩子会因为对声音充满极大的兴趣而在很大概率会变成音乐喜好者,对十分积极阳光、欢快的音乐曲调喜欢。先天性视力残缺的孩子则更喜欢通过视觉来了解和认知整个世界。
 
  因此,在了解和认知世界的时候,孩子首先会动用的就是人所拥有的一切身体器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感知器官。由此可得,人与世界最基本的认知联系,就是通过人本身的器官所建立的。任何人认知世界的时候,率先使用的就是眼睛,人在睁开眼睛后会被看到的事物所吸引,由此可见,人类认知世界的首选器官就是眼睛,因此眼睛便成了最为关键的感觉器官。那么不容置喙的,人们的主要人生经验大多是来源于眼睛所产生的视觉印象。与其他的感官器官不同,例如:耳朵、鼻子、舌头、皮肤等,这些器官通常只能感受到短时间,或者瞬间的刺激,而视觉印象在人们对身边的世界的认知和了解的过程中,往往印象更深刻,更持久,其重要程度是其他器官无法比拟的。但这并不是绝对的,总会有例外,如:部分人的占据主要地位的感觉器官是耳朵,他们主要通过听觉来收集种种信息和印象,从而达到认知世界的目的。这种心灵被我们称之为听觉型心灵。还有部分人的占据主要地位的感觉器官是运动机能。还有一部分人,他们的嗅觉刺激和味觉刺激更加敏感。而第一种听觉型反而是以上类型中较为罕见的类型。
 
  此外,有的孩子身体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是肌肉系统,对于能够用到运动肌肉的活动,他们对此充满兴趣,这样的孩子即使是在睡觉的时候,仍不愿保持安静,喜欢不停地翻身或者摆动身体。与此相类似的一种类型的孩子,他们似乎一刻也安静不下来,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他们往往从婴幼儿时期开始就很喜欢动来动去,而这种行为不会因为长大成人而有所改变。而这种行为被称为一种恶习,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多动症”。
 
  孩子跟世界接触,往往是借助对某种器官或是器官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皆可)的特殊关注,否则他们要继续生存,基本是不可能的。借助自身相对敏感的器官,孩子得出了对外部世界的印象,以这些印象为依据,他们从总体上建立了对世界的认知。可见某个人用于探究世界的器官或是器官系统,将作用于他与世界的一切关联,因此一旦了解了这种器官或是器官系统,便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他。而要了解某个人行为与反应的动机,只需了解其器官方面的残缺怎样作用于其童年时期的世界观和之后的发展即可。
 
  世界观的构成要素
 
  无论是谁,其心底都会一直存在一个确切的最终目标,而其所有行动也都是为了该目标而服务的或者由该目标所决定。因此,无论是对心理认知能力的选择、还是心理认知能力的强烈程度与活动,都为该目标而作用。一个人要对世界产生某种认知,心理认知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即:心理认知能力决定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世界观。为什么人们通常只能感受到生命中比较特别的一环,或者比较特别的某件事的某个特别的部分。原因不外乎如此,因为每个人所关注的必然是跟自身目标相符或者跟自身有着很大联系的事物。因此,如果要要对某个人的行为有真切的了解,就必须深入了解其心底的目标,并且要从全面、客观的角度来对其行为进行评价,必须要了解该目标对其一切行为发挥着哪些重要作用。
 
  一、 知觉
 
  通过感觉器官,将对外部世界的感觉和刺激传到了大脑,并在大脑中留下记忆的痕迹,从而在此基础上建造想象与记忆的世界。这就是知觉的作用。但是,由于知觉具有其感受者个人的独一无二的品性,因此把知觉与照片对等,是错误的,不可行的做法。因为知觉的独一性,注定每个人对事物的感受与他人不同。那么,即使两个人面对相同景物,他们的反应一定不会完全相同,对看到的事物的感受也必定不会相同。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当他们来到世界,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感知的时候,所留下的记忆印迹,会与他们早期的行为模式相符合。例如:如果孩子的感知在视觉发展方面较为突出,那么孩子的视觉特征也一定会比较突出。而这部分人主要通过知觉来为自己拼凑出不同于其他人的世界图画。但是,我们要知道知觉是人类的一种感官记忆,由于人体的趋利避害的特性,身体里的记忆不一定完全属实,也就是说知觉不一定完全与现实相符合。由此可见,人类的感知方式和感知内容都存在独特性和特殊性,也就说明每个人对世界的感知注定会各有不同。但是每个人都可以调节自身与外界的各种关联,达到个人感知与世界的某种平衡,从而适应整个世界。
 
  综上所述,知觉不是单纯的生理现象,而是心理认知的能力。通过对这种能力的观察与解析,可以让人们对他人的心灵世界又更加全面和透彻的认知,也方便人们对人类的心灵和个性进行研究。
 
  二、 记忆
 
  在人类的知觉的基础上,心灵具备一定程度的感知后,必然会以此为基础开展许多活动。而记忆则是对这一系列的活动进行记录、分类和整理的存在,人们再根据这些存在对之后的活动进行安排。心灵的活动主要是以人的自由运动的目标和目的为依据展开的,与自由运动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这一切的官能对人们适当的自我保护和安全无恙的生存发了重要作用,缺一不可。
 
  众所周知,每个人在面对各种人生问题的时候,反应都各不相同。而这些反应会在人们的心灵中留下印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的记忆。因为人要跟自己周围的环境相适应,因此记忆中的评判功能,对人们的心灵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记忆是人们预防灾祸的必要条件,从而推导出如下结论:人的每个记忆都不是偶然的,其背后隐藏着一种无意识的目的,或者是为了鼓励人们继续这么做,或者是为了警告大家,从中吸取教训,不要再犯相同的错误。总而言之,任何一种记忆的存在都是有一定的意义和重要性的,不存在毫无意义或不重要的记忆。因此,只有清楚记忆背后隐藏的目标和目的,才能有效评判该记忆的价值。
 
  相当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人们的记忆在记住一些事情的同时,遗忘另一些事的原因。因为某些事的记忆对某些特别的心理倾向非常关键,并且对某项关键的潜在的心灵运动发挥着推动作用,所以人们要记住这些事。反之,人们通常不会记住那些对计划毫无关联的事。这就证明了记忆也具有目的性,指引人的总体人格的目的去掌控所有记忆。如果能够长期存在于脑子里,并符合心灵的某项预设目的活动的要切,那么就算是不清晰、不正确的记忆,如:童年时期的记忆,往往主观又混乱,也会演变成一种态度、情趣,甚至是一种哲学态度,因此也就说明了人不存在纯粹的毫无目的、毫无意义的记忆。
 
  三、想象
 
  每个人独有的个性,需要通过具体的幻想与想象才能得到最清楚的展现。这里的想象就是知觉重现,但是这里却没有知觉的对象,也就是说想象就是对知觉的复制,由此也可以证明出心灵的创造力。也就是说知觉是建立在身体的感受基础上产生的,而想象则是建立在知觉的重现的基础上,以知觉为基础形成的崭新且独一无二的事物。
 
  所谓幻觉,即是由某种真实存在的事物刺激产生的幻想,从本质上来讲,也就是建立在现实之上,个体虚构出的记忆。幻想的景象非常清晰,不但拥有想象的价值,还能如真实的刺激物一样,对个体行为发挥一定导向作用。幻想的清晰程度远在一般的想象之上。幻想所需要的条件就如做白日梦需要的条件一样,所有幻觉都源自幻想者自身所期望的或想要达成的目标或目的,相当于是个体的灵魂进行艺术创作。有个案例能为此做出解释。
 
  有个很年轻,很聪明的姑娘,不顾父母的反对,与一个男人结婚。因此,愤怒的父母与她断绝了关系。之后,她逐渐地觉得父母没有善待过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想法日益在她的记忆里不断加深。也因此她跟父母曾有很多和好的机会,却因为彼此的执拗和骄傲,最终以失败结局。
 
  姑娘原先生活富足,受父母宠爱。婚后却恰好相反,过着十分贫穷的生活,处境十分艰难,但是她的婚姻的外在表现却半点也看不到悲惨印迹。或许大家觉得她早就习惯了这种贫穷的生活,直到她的生活发生了一件怪事。
 
  父亲因为不满她的婚姻而不再宠爱她,骤然失去原来的宠爱,导致两人的关系严重破裂。以至于她的孩子出世时,父母依旧无动于衷,没有去看望她和孩子。姑娘本就骄傲,而她最需要关怀与照料时,她的父母表现得如此冷漠,这更加戳到她的软肋,伤害她的感情,加剧双方矛盾,导致她更加无法原谅他们。
 
  姑娘追求的目标彻底控制她的情绪,这一点很值得注意。也能让我们清楚地知道,因为她性格特征的缘故,造成跟父母关系破裂之后,对她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姑娘的母亲是一个既严肃又正直的品性上佳的人,却在女儿面前,表现得尤为苛刻。对于如何能够稳固自身的地位,又不违背自己的丈夫(最低限度表面看来是这样),母亲心知肚明。因此她也很从容地做到了这一点,让大家留意到了她的顺从,这让她十分骄傲并引以为荣。她还为她的丈夫生了一个儿子,在他人看来,他与他的父亲非常相像,十分受到父亲的器重,由此可见这个儿子日后一定会成为家族财产的继承者。这就导致这家人过多地看重儿子而忽视了女儿,女儿由此便产生了更加强烈的占有欲。而在姑娘结婚以后,原本自小受尽父母疼爱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与婚后艰苦度日形成鲜明对比,以至于她经常回想父母对自己如何不好,而怨恨的情绪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烈。
 
  在某天晚上,姑娘还未睡熟,她的房门突然被打开,圣母马利亚从外头走进来,走到床边告诉她:“我一定要跟你说一件事情,在今年的十二月中旬,你将会离开这个世界,而我是这样爱你,因此不希望你事先没有任何准备。”
 
  之后,姑娘便把丈夫叫醒,然后把这个幻象十分细致地说给他听,而她自己也不害怕。第二天,她又将此事说给医生听,并且坚持认为这是她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坚决地否认这是一件明显是幻想出来的事。
 
  但是细细推敲,姑娘的这种幻想看似不可思议,其实却不难理解,只要运用专业的知识解析一下即可。实际上,这个年轻的姑娘是一个拥有很强的占有欲望的人,同时热衷于掌控他人——这是对姑娘的性格特征观察的结果。她在与父母断绝关系后,发觉自己的处境如此困窘而心力交瘁,而父母的决绝和冷漠,更加深深地伤害了姑娘的自尊心。这使得如果一个人竭尽全力地想要掌握生活的各个方面,那他会有很大概率能够接近上帝,并与之交流,我们要理解这点并不难。这样一来,姑娘的幻觉也不难解释了,但是为什么她看到的不是上帝而是圣母玛利亚呢?我们还要更深入地探讨她的状况。
 
  想要完全洞察此时的秘密,只需要了解姑娘的灵魂深处的渴求即可。任何人在遭遇了什么与姑娘相似的遭遇时大多数都会做梦,不过不同的是,这个姑娘在清醒时也会做梦。她的控制欲望因为抑郁的情绪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这一点我们要格外注意。当前,我们注意到,姑娘幻觉中,她的身边出现的并不是她的亲生母亲,而是另外一位母亲,一位无疑是所有人心中最了不起的母亲。而这两位母亲的对比也十分明显,也就是说,她这种幻想实际上是在指责母亲对自己的爱有所欠缺。
 
  实际上,姑娘的这个幻觉就是极力地为父母的错误寻找证据。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十二月中旬这个时间并不寻常,每年的这段时期,人们往往会频频想起自己的至亲,大多数人会与亲人间来往密切,相互拜访探望赠送礼物,并从中得到很多乐趣,也是一个十分适合和好的好时机。而这个特殊的时间更加容易引发身陷窘境的姑娘对父母的指责以及对过去父母对她的美好的渴望,这样来看,姑娘的幻觉就很好理解了。
 
  这个幻觉中,可能大家会奇怪,善良圣母的拜访是给姑娘带来一个坏消息——姑娘就要死去。但是在把这件事说给丈夫听时,姑娘却表现得非常兴奋,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死亡而忧愁。圣母的预测从姑娘家传出去以后,第二天便传到了医生那里。没过多久,姑娘的父母也知道了,而姑娘的母亲也因此过来看望她,这也就满足了姑娘对母亲的掌控欲,以及想与父母和好的欲望。
 
  但是这件事情之后,圣母马利亚却在数日后再度到来,并且带来了与第一次相同的消息。我们询问姑娘,她与母亲上次见面有什么结果,她告诉我们,她的母亲拒绝承认自己的错误。因此,她想要掌控母亲的欲望没有获得满足,以至于她故技重施,又一次出现这样的幻觉。
 
  最后我们想方设法地把她生活的实情告知了她的父母,并且在我们的安排下,她和父亲终于也见了面,过程让人十分动容。但是却没有想到,事后姑娘却说父亲的言行好像表演一样夸张,还埋怨父亲没有早一点过来。也就是说,她的掌控欲仍没能得到满足:想证明自己是唯一正确,其他人都是错的。
 
  从上述内容能推导出,最沉重的精神压力和对无法达到的目标的执着,十分容易让人产生幻想。幻想在久远的过去和相对落后的地区,确实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从过去的游记中就有大量与幻想相关的内容,举个十分明显的例子,比如海市蜃楼。众所周知,在生命危险引发的紧张情绪逼迫下,人们会为逃避让人不悦的环境压力,想象出一种光明、振奋的环境。因此在沙漠中旅行时,人一旦迷失方向,在饥渴、疲惫至极的状态下,很容易看到海市蜃楼。而海市蜃楼也确实能鼓励极度疲倦之人变得更坚毅、能促使犹豫不决之人做出决断、或让人在面对更敏感的新环境能够更好地适应,这就仿佛是一种让人忘记恐慌和折磨的止痛药或麻醉药。
 
  由于很早我们在感知、记忆、想象中见到过同类的现象,因此我们不会觉得幻想有多新奇。而且在之后探讨梦中情境时,我们会发现相同的事物。总结一下,以下两点都能轻易引发幻想:一是经常运用想象,二是对高级神经中枢进行麻痹,以至于其无法发挥辨别功能。当人在受到威胁,或面临危险,或遭受逼迫时,为了清除或战胜自身的软弱,人的大脑便会竭尽全力地幻想。人的判断能力也会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减少,极力奉行进行自我拯救的人,此时为了把想象转变为幻想,不惜将所有精神能量都集中到一处。
 
  幻觉与错觉相像至极,它们拥有相同的基本环境,包含着同样的精神威胁,唯一的差异是:错觉与外界维持着一定关联,而人们对这种关联存在误解,也就产生了错觉,正如歌德在《魔王》中所说那样。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诠释灵魂的创造力在有需求而引发错觉或幻想的方式,接下来我们将再举一个例子。有个男人的出身很好,但是,最后他只成了一名小小的职员,没有什么大作为,这要归咎于他的学习成绩很差,因为这一点,他对自己的前途感到绝望,这就对他的心灵造成严重压迫。而朋友与家人的批评和责难,更是让他的精神承受了更多的压力。从这时开始,他染上酒瘾,借此暂时忘却烦恼,还为自己的失败找到开脱的借口。之后他很快又被送到了医院,因为长期酗酒而致使他得了震颤性谵妄。谵妄指的是一种大脑综合症,像极了幻觉,因酒精中毒而患有谵妄的病人,时常会发出幻觉,看到了一些小动物,比如老鼠、昆虫、蛇等,还会看到了一些跟自己职业有关的事物。
 
  主治医生为了让他不喝酒,用严苛的治疗手段帮他戒酒。他康复出院后,坚持三年一直没喝过酒。但是后来他却又住院了,因为他出现了一些新的症状。通过询问,他说他在工作时(他现在做一名小时工),会经常看到旁边有一个人,那个人总是斜着眼、笑嘻嘻地监视着他。有一次,那人又在嘲笑他,他气急败坏,不管那家伙是人是鬼,抓起一根铁锹丢了过去。那个人躲过了铁锹,然后冲上来把他狠狠揍了一顿。
 
  一个人患病中的幻象竟然能对他拳打脚踢,如果说是鬼就不可能了。虽然这个男人经常出现幻觉,但这一次遇到的绝不是幻象,而是一个真人,他误会那个人。显然,在他出院以后,戒掉酒瘾并没有对他的消极想法起到好的作用。在他失去了家庭和工作以后,为了维持基本生活,他不得不去做小时工,而这种工作是他和他的亲友们都看不起的,因此他的精神压力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比之前更加严重。也就是说,戒酒之后,他的处境却变得更加凄惨,他之前还可以用酒精麻痹自己获得安慰,现在却连安慰和发泄的方式都没有了。再说,他未戒酒前,以酗酒来应对家人或朋友对自己一事无成的指责。而且,因为酗酒而一事无成比承认自己能力不如他人,对他来说,前者更容易接受,也能减轻自己因为能力问题而受到的压力。但是在戒酒成功后,他只能面对现实,之前的各种压力也并没有因为他的身体康复而减轻,反而有更加加重的趋势,而之前还可以以酗酒当借口,现在的失败却是没有任何借口可以利用,也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安慰自己能力不如他人、自己一事无成的现实了。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就出现了幻觉,他似乎仍然以酗酒时的身份面对这个世界,跟以前没什么区别,并且他也能够清楚地意识到酗酒对自己生活的危害,明显毁掉了他的整个人生,现在想要挽回却已经不可能了。而他现在做的工作被人瞧不起,令他自己也很厌恶,但是他却没有主动辞职,而是想要借生病来摆脱这份工作。因为他的幻想症状延续了很长时间,所以他再一次住进了医院。不难看出,他在通过这种方式安慰或者暗示自己,告诉自己原本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就,只是因为酒精葬送了一切。他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维持自己继续生活下去,对他而言,维持这种心理状态比保住这份工作要重要得多。为此,他通过幻想不断地麻痹自己,说服自己现在的一切都是因为酒精,又或者因为运气、命运等不可控力而造成的。为什么自己拥有远大的抱负却一直不如他人,都是因为自己前行道路上阻力太多。他不断地这么催眠自己,不过是因为无法面临他人的嘲讽和讥笑,而又没有实力改变,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而迫切地产生这样的情绪,从而安慰自己,从中得到救赎和慰藉。
 
  幻想
 
  灵魂还拥有一项大家熟悉的创造机能,即幻想,它包含了前文中描绘的种种现象。幻想与白日梦跟一些在意识中烙下印迹的记忆,或者跟建造了神奇上层建筑的想象相似,都被归为灵魂的创造活动。幻想的要素之一是预测和预先判断,也是一切运动生物的基本能力之一,不可或缺。幻想与人类的运动性存在紧密的关系。换句话说,幻想便是预测的一种手段。孩子和成人的幻想大多涉及将来,虚构出一幅海市蜃楼的图景,成为未来的实际生活的典范。此外在某些情况下,幻想又被称作“白日梦”。在孩子幻想中的第一主角的是追逐权力,这在相关研究中得到了确定的结论。孩子的幻想大多数开头第一句话便是“长大后,我……”,而孩子“白日梦”也将会被自身所追逐的目标所填满。生活当中,成年人与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同,其人生目标毫无疑问也是对权力或者所谓一些成功的追逐。我们由此再次注意到,发展心灵的一个必要前提就是确立目标。而在人类文明中的这项目标,主要是个人获得社会的认可,努力出人头地。根据人类社会生活的要求,人类要始终坚持进行自我评价,这必然会激发人们追逐优越感,也激发人们强烈欲望,渴望在竞争中获胜。因此,只凭一个平庸之极的目标就想获得永久性满足,那是不可能的。通常来说,孩子的幻想拥有相当明显的预测性,而且这些幻想基本都是设置场景,在场景中展现出个人的力量。
 
  因为我们做不到为幻想程度与想象范围设定具体界限,因此也就无法用相同的标准判断问题。上述的内容适用大多数情况,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状况,可能并不好用。在好胜心理的作用下,如果一个孩子以挑战的态度对待人生,那么他往往表现得十分慎重、警惕,而且承受着较常人更为沉重的压力,从而也能更好地提升想象力。还有另外一种情况,觉得人生有很多不称心之处的弱小孩子,他们同样拥有较强想象力,但是这种孩子容易在幻想中迷失方向,甚至有的孩子还会借助想象力,在某个时期逃避现实。还有人会运用幻想来批判现实,从而达到逃避或者忽视现实的目的,这是一种对幻想的滥用。此时的幻想,早已演变成为沉迷于某种能力中,许多人想利用幻想这种虚无的方式,摆脱平淡无奇的生活。
 
  在幻想的世界中,伴随着追逐权力期间问世的社会感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通常说来,孩子在幻想中追逐权力,都会想象在人际事务中显露自身力量,以此来展现幻想。例如,有的人会幻想着自己拯救世界,幻想自己是强悍的骑士,幻想自己击垮邪恶势力,幻想自己打败魔鬼等,都清晰明确地展现出了这项特征。然而,还有一些孩子经常有这样一种幻想:自己并不生活在现有的家庭,而是来自另一个家庭,自己拥有很了不起的父亲,他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接自己离开这里。而有此类幻想的孩子通常都有一个共性:拥有很强烈的自卑感,并且总有一种被掠夺的感觉,因存在感不强而很难吸引别人的关注,或者觉得无法在家庭中获得足够的温暖和关怀。还有的孩子,他们会对外表现出不符合年龄的类似于成年人的表现,他们对崇高理想的追逐便在这种外在的态度中展现。并且,在某些情况下,部分孩子对理想的追逐的方式达到近乎病态的状态,例如男孩出门时,只戴硬礼帽,捡来一些雪茄烟蒂,以此佯装自己已经是可以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又或者,有的女孩子十分想做男孩子,在着装和行为上皆向男孩靠拢。
 
  可以说,幻想是为人类个体的理想而服务的。因此,评判一个孩子没有任何想象力的说法是错误的。这一类孩子,并非他们不愿意展现自己的幻想,而是他们因为某种原因而不愿意展现,甚至为了某些原因而压抑自己的幻想。还有第三类孩子,他们因为生活环境的原因,为求适应现实生活而倾尽全力压抑或者扼杀自己的想象力,令其本身不沉溺于幻想。因为在他们心中,幻想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很有损他们的男性气魄。更有甚者,对幻想反感至极,导致从表面上看,他们的想象力,也就是幻想能力,近乎为零。
 
  梦的概述
 
  我们的研究在之前提到了白日梦,现在具体来研究一下睡梦。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睡梦,是一项睡觉期间十分有意义的活动。许多经验丰富的心理学家都表明,通过对人类个体睡梦的研究,能够更轻易地了解该人的性格。我国还曾有《周公解梦》这样的著作,通过梦境来表达或解读个人的思想。可见从古至今,睡梦都是人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睡梦跟白日梦都有以计划、设计将来的生活,并引导人朝其安全发展的功能。两相比较,白日梦比睡梦更好理解,睡梦却难以分析,这也是两者最大的差异。睡梦难以分析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好像在暗示睡梦本身就是多余的,一点意义也没有。但是,有一点在当前是被心理学领域认可的,就是一个人只要尝试战胜困境,维护自己未来的地位,就会在睡梦中表现出自身对权力的追逐。那么,睡梦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精神问题,便是成立的。
 
  移情或认同
 
  除了能够感知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以外,人的灵魂还能够感受或预知即将发生的事情。由于人类会不断地遭遇并调节适应生活在所面临的问题,因此该能力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提高预测能力,这就是所谓的移情或认同。在人类的精神世界中,移情或认同的发展相当发达,且分布广泛,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表现。而移情或认同存在的一个重要的条件——预测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当某个个体不断地通过掌握利用自身的思想、知觉和感受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正确得判断,也就是预测某种将要出现或发生的事件时,其就能预先确定、预知或预测自身所处的该事件的环境中采取相应的行动。也就是说,必须要有这样能够预测和判断环境的能力,才能够更好地选择是要努力靠近,还是要慎重地躲避。
 
  人与人相处,会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移情。而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由此会对对方产生认同。若要将移情具体化和形象化,那么移情就是艺术,具体表现为戏剧。移情另一种常见的表现,就是当注意到人身处危险时,自己也会感受到类似他人的难以言喻的不安感受。这种移情给予个人的感情冲击极强,虽然自己并未遭受到同样的危险,但是还是会下意识做出防护的动作,身体所做出的反应,甚至让我们的意识来不及反应。当我们看见别人的杯子打碎的时候,对于他要出现什么样的姿势,我们都很清楚。打保龄球的人做出各种动作,以此来控制球滚动的路线,这也非常常见。观众在看台上欣赏足球比赛,自己喜欢的球员即将进攻的时候,大多数观众都会做出前进或向上的姿态,而另一队拿到球时,观众们努力做出下压的反抗姿势。遇到危险的时候,汽车上的乘客下意识做出刹车动作,这种状况也经常发生。当人们经过高楼时,看见有人擦玻璃,会不自觉地退后,做出缩脖子保护自己的姿态。一个演讲者如果思维混乱,无法讲的连贯,观众就会产生郁闷被限制的感觉。这样的情况在观看戏剧表演的时候尤为明显,观众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代入到了角色之中,想象自己取代了演员的位置,仿佛成了主人公一样。而正是这种感受,让我们对别人所作所为产生认同。而这种认同,正是以人类天生的社会感为源头,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极大的依靠。这种认同通过这样的感受向人类展示人类所处的宇宙中的宇宙感。我们生而为人,只有具备这种特征,才能够站在非自身的立场上,对其产生移情,从而达到认同。
 
  移情类似于社会感,它的程度有很多不同的层次,连孩子也有类似表现。许多孩子似乎喜欢将身边的布偶当成是人,有的孩子十分关注于其自身的精神世界,这样的孩子通常喜欢由自身灵魂或精神世界幻想出某些虚拟的人和物,因为如此,他们往往表现出离群索居,十分孤僻。因此,如果过于关注没有生命的事物,斩断了个人与社会与他人之间的联系,终将会彻底结束个人的发展。大多数孩子很少会出现虐待动物的情况,除非毫无社会感,无法站在其他生物的立场上产生认同。孩子若缺少社会感与移情能力,便会在跟别人建立关系时,对别人的种种情绪提不起半点兴趣,只留意近乎无价值或无意义的事物,只在乎自己。极度缺少社会感与移情能力的人,对与人合作完全持有拒绝否定的态度。
 
  催眠及暗示
 
  一个人如何去对另一个人的行为造成影响?个体心理学家认为,许多行为表现伴随着精神生活一起出现,其中包含这类现象。人类共同生活的前提,就是人类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其中,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老师与学生,对彼此的影响会较其他关系更为强烈。人受到社会感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被环境所左右,影响的施与方有多关注和顾及承受方的感受和权利,后者承受的自愿程度就会有多强。我们知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造成的伤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弭,无法持续很长时间,而一些重要的教育思想,只有让接受者能够感受到自身的权利得到了保障,自己的存在得到了尊重,从而才会最大程度的接受教育思想。而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够行得通,主要是因为其遵循的思想的教育方式必然跟人类最初始的本能相符合。而这种本能就是人类对于自身与宇宙、社会、他人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的感悟。
 
  这样的教育方式,不管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上来说都是行得通的,除非受教育者本就有心脱离或反叛社会影响。而这种脱离和反叛也非一时形成,而是积年累月的影响,使得该类人逐渐地丧失或淡化了与整个宇宙、社会或他人的联系,形成孤立无援的处境,最终放弃挣扎,与社会为敌。一旦与社会为敌,该类人会在心底排斥一切源于社会的影响,因此,要影响这样的人十分有难度,甚至影响的可能性可以降低到零。并且,这类人会反抗回击一切试图影响他,改变他的东西,除非他自己主观上愿意接受影响。
 
  在面对教育者对自己的影响时,一旦自己感受到被环境压迫,大多数孩子就会心生抗拒。但是如果当外界的压力大到可以清除一切障碍的境界,使权威影响处于绝对稳定的权威地位时,被影响的人只能选择遵从。但是这种遵从却不会给社会带来任何好处,还可能以几位荒谬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这样的影响会使受影响者失去自身的判断力和自主选择能力,只会习惯性的遵从,一旦失去指引,他们就会难以适应生活。这种无条件遵从会引发十分严重的后果,特别是孩子,成年以后,这样的孩子十分容易受人控制,甚至沦为犯罪工具。例如,在许多犯罪团伙中,团队的领导往往很少露面,通常身居幕后,通过发布指令来操控手下的习惯无条件遵从的人。而这类人往往冲在犯罪现场的最前方,甚至有的人对于自身的犯罪行为毫无认识,反而以遵从为荣,惟命是从,善恶不分。
 
  我们在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彼此影响的研究表明,最明白事理的人往往最容易受影响,一旦认同他人的意见,便会即使更改自身的错误或行为,因此,这类人很少会出现社会感扭曲的现象。而与之对立的事,越是期待身居高位,控制他人的人,最难受到影响。因为他们心中的绝对权威控制着他们自己的精神,他人难以接近。
 
  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就是父母常常埋怨子女不遵从自己的命令,而很少有父母会因为子女的无条件遵而埋怨。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研究,常被父母要求无条件遵从的孩子,他们往往会极力地摆脱如同囚禁自己的牢笼一般的环境,向往超越其他人的生活环境,而这种错误家庭作用下,必然会导致孩子难以接受来自学校教育的影响。
 
  另外一种情况是,追求权力的欲望越强,接受教育的可能性越低。许多家庭不断地刺激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唤醒孩子心底的雄心壮志,这样的目的作为教育的重点。父母之所以会那样做,是因为人类与生俱来的心理,对权力的追求,对绝对权威的追求,这与父母思考不周并无太大关系。比身边的人都更优秀、醒目、出众,几乎是每个人、每个家庭,乃至于整个社会所尊崇的心理。我们在后面一章中阐述,个人被某种刺激野心的教育方式阻挠心智发展,这种方式未必社会生活,野心引发各种困境,我们将做出更深刻的分析阐释。
 
  无条件遵从会被身边的任何改变严重影响,比如灵媒。在短时间内,灵媒遵从一些奇怪想法,想象发生了什么样的状况。催眠术的基础与它十分相似,并不是每一个表示愿意被催眠的人在精神上就做好了无条件遵从的准备;而一再表明拒绝催眠的人,也有可能在更深处的意识中,对遵从充满了向往和期盼。人在被催眠期间所做的事情,完全取决于该人的心理态度,与信任无关。人们之所以对催眠术误会颇多,就是由于大多数人都没有弄清楚这一点。一般来说,人在被催眠期间的表现仿佛都在抗拒催眠,事实上却对遵从催眠者的命令充满了渴求。而不同的人催眠结果不停,也是因为这种渴求的程度不同。说明了催眠程度取决于被催眠者的心理态度,而非其意念。
 
  催眠的本质跟睡眠很像,是在他人的命令下所产生的睡眠,这也是神秘性的根本源头。但是,催眠必须要在被催眠者完全自愿地遵从他人的命令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也就是说被催眠者的意愿占据了绝对的地位。当一个人接受催眠时,他就放弃了自己的判断技能,选择无条件遵从他人的命令。同时也说明了,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完全摒弃了自身的运动技能,更有甚者,催眠者可以随意地操控被催眠者的运动中枢,这也是催眠不同于普通睡眠的原因。人在接受催眠以后,往往除了催眠者想要他们回忆起的事情,其他催眠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完全记不起来。也就是说,催眠,是让人放弃灵魂最精致的结果,即让判断机能失去作用,被催眠者如同催眠者的一只手或一种工具,这也是催眠最重要的特征。
 
  部分人之所以能够对其他人的行为造成影响,是因为在他们之中,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拥有独特的神秘力量,而自己则是这种能力的源头,这些也许会危害他人,如通灵术、催眠术和灵媒,他们之中,有的人可能会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危害,不择手段地达成自身罪恶的目的。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就片面地将他们的所在所为归为欺骗,因为有许多人其实自身本身就很向往遵从,从而十分容易受到上述的拥有神秘力量的人的控制。许多人在面对自身所认同的权威面前,几乎不会想要加以证明,便习惯性的遵从。他们习惯遵从,无意进行理智观察,放弃自身判断的能力,宁可被人欺骗,被故弄玄虚之人所震慑。而借助所谓的神秘力量欺骗他人的做法,除了不断累积遭受被欺骗人的抗议,对人类社会建立和谐的生活秩序毫无作用。而且这些故弄玄虚的人也十分容易遭受到佯装被催眠的人的戏弄,因此,催眠术和通灵术也并非随意可以玩弄的。
 
  另外,还有一种古怪的现象,就是被催眠者在遵从催眠者安排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催眠者造成欺骗,将欺骗与被欺骗的身份于一体,真假难辨,难以分辨。而这种情况下,被催眠者遵从的是自己心里,而不是催眠者的力量的作用,由此可知,在接受催眠的时候,被催眠者并没有遭受到任何神秘力量的控制,而是完全由自身心态所决定自身被催眠的程度。但是催眠者中,一旦掺杂了欺骗和夸张,便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不过最主要的还是被催眠者的心理态度,也就是说,能够被催眠的人,只能是习惯无条件遵从的人;而习惯理智生活,拥有主见的人,通常是不会受到催眠和通灵欺骗的。
 
  还有一种与催眠有着某种共通的精神现象,那就是暗示。通常暗示被归类于印象和刺激,这是我们比较容易理解的解释。在现实生活当中,人很明显不可能只受到一种刺激,因为任何人只要生活于社会中,随时随地都会受到外界信息的打扰留下或有形或无形的印象。而人一旦受到某种外界信息所留下的印象的影响,那么这种影响通常会一直持续下去,并且不会停止。而暗示,就是这样一种印象,其具体表现为一人的心理诉求和要求,该人希望通过某种方式来让他人接受自己的思想。一旦被暗示对象在受到暗示之后,他的原有的思想被改变或对暗示者的印象增强,这就是暗示者的暗示起到了作用。
 
  在面对外界的刺激时,不同的人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而如果被暗示者受到的暗示来自于自己较为亲密或信任的人,那么他受其暗示程度将会大大地增强,反之亦然。因此,我们务必要留意以下提到的两种人:第一种,极容易受到暗示、催眠影响的人,他们过于看重他人的观点,以至于不论自身观点的对错,他们都选择相信他人而忽视自己的意见。第二种与第一种完全相反,他们十分固执己见,将他人的暗示、刺激视为羞辱,不愿意听取他人意见,一味地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论对错。这两种人的状态都存在明显的缺陷,因为第一种人往往过度依赖他人的判断,而没有自己的判断力,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很容易被误导,产生犯罪。而第二种则有很强的好胜心,过度坚持己见,无法客观地面对他人正确的意见,如果不是为了突出自己独特,绝不会偶尔表现一下自己心胸开阔,愿意虚心接受意见,其实要接近这种人非常困难,跟他们建立合作关系也难上加难。
 
上一篇:《儿童的人格教育》(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下一篇:《这样和世界相处》(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