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我之间》(格雷戈里.汉默顿)

  一、本书简介

  客体关系理论近年来在心理治疗领域逐渐取得主导地位,具有强烈的实践性质。但是就像所有的心理治疗理论一样,客体关系理论有其繁复的思想辨证与专有术语,因此初学者要将理论付诸实践前,须克服知识上的障碍。这本书就是为心理治疗的初学者而写的。

 

        作者先从客体关系理论的ABC开始介绍,简明扼要地说明何谓客体、何谓自体等等,接下来逐步说明心理发展的个别阶段、各种心理机转。之后,以将近一半的篇幅讨论心理治疗中会遭遇的实际状况,并将之前所介绍的概念与理论以实例说明、分析。若想把客体关系理论应用在巨观的社会学、文化领域或是文学的想像上,作者在最后一部份也有让人激起想像空间的论述。

  二、作者简介

  格雷戈里.汉默顿(N. Gregory Hamilton, M.D.)

  美籍精神科医师,大学时代主修文学及写作,后入医学院就读,在梅宁哲医院接受完整的精神科住院医师训练并服务多年后,返回故乡奥瑞冈州。在原着出版时,是奥瑞冈州波特兰市奥瑞冈健康科学大学(Oregon Health Sciences University)精神科副教授,也是美国精神医学会研究员、奥瑞冈精神分析基金会理事会成员。目前在波特兰市执业,而且相当投入并享受心理治疗的诊疗工作。

  汉默顿医师长于着述,屡获大奖,文章散见于《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全美知名报章杂志上。他并多次受邀出现于CBS、ABC、FoxNews等电视新闻频道以及广播节目中。其专属网站为www.ngregoryhamilton.com/(在这网站,可以看到作者及其诊所简介、着作,以及本书前次翻译版...

  三、本书目录

  第一部 自体、客体和自我

  第1章 客体

  第2章 自体

  第3章 自体-客体

  第4章 自我

  第二部 建立客体关系

  第5章 分离与个体化

  第6章 心理机转(1~3)

  第6章 心理机转(4~6)

  第6章 心理机转(7~9)

  第三部 客体关系系谱学

  第7章 自闭

  第8章 精神分裂症

  第9章 躁症

  第10章 边缘型人格违常

  第11章 自恋型人格违常

  第12章 精神官能型以及正常的人格

  第四部 治疗

  第13章 技巧中的治疗关系

  第14章 在治疗关系中的技巧

  第15章 反转移

  第16章 团体、系统与平行对应过程

  第五部 广泛议题

  第17章 民俗、神话和自体的转化

  第18章 现实就是关系

  第19章 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

  四、第一部第一章:客体

  哦 栗树,深根植花者,

  你是叶片,是花朵,还是树干?

  哦 随着音乐摇曳的身躯,

  哦 耀眼的一瞥

  我们要如何从这种舞姿来认识这舞者啊?

  威廉·马特勒·业慈

  《学童之间》

  简介

  爱人、朋友、敌人以外,我们还拥有一些更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不只是一些静止的影像(static images),不论是对于别人的关系或是对自己的感受而言,它们都有很强大的影响力。其实身边的人可以影响我们自己的内在。有关这些内、外在关系的探讨逐渐茁壮形成这个知识体系,叫做客体关系理论(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

  发展上,我们来自一个未分化的状态(undifferentiated  state) 。一开始,我们并没有能力去把自己和环境区分开来。后来,我们才在与照顾者(父母)的关系里逐渐认识自己。我们那时没办法想象自己真实的存在(very existence)其实和那些我们依靠着的人是分开的。我们必须得从照顾者的爱和养育里去取得勇气,因为孤单和渺小是那么令人害怕。为了要保护这个自体一父母关系(self-parent relationship),我们开始把遇到的困难全都归罪到这个自体一父母关系之外。一直要等到后来拥有了足够的关怀以后,我们才变得够强、够自信来接受自己的软弱,接受“成为自己”的渴望,并且能够去照顾别人。

  从生命早期到整个成人期,这个过程都一直持续着。我们接受各种关系的各个面向(aspects),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也会把自己的各个面向和过去累积的内在关系归因到外在的人事物。当我们精神健康时,这个过程都会一直持续下去。

  当有精神疾病的时候,这个内化( internalizing)和外化( externalizing )的机制便会陷在重复或极端的形式里。有些人会对遇到的每一个人,重演( reenact) 过去的内在关系不管别人的意向如何。另外一些人则是将自己完全封闭(isolafe) 起来,无法和别人发生任何关系也无法照顾别人;他们就这样被关在自己的内在经验里。也有许多人是那么容易受影响,不论遇到谁,都学到人家的特质,自己就像是个善变的人。他们从来没办法建立一个稳定的认同( stable identity )或稳定的自体( stable self)。

  客体关系理论研究的是健康儿童、健康成人以及病人的内在和外在关系。过去的三十年间,客体关系理论研究者将一股新的生命力注入精神分析领域之中。这个理论的概念因为它的即时性( immediacy )和可用性( usefulness )而引人注目,不只是精神分析而己,连心理治疗、团体治疗、家庭治疗和医院管理也受到普遍的影响。

  如同其它的领域一般,精神医疗的临床工作者之间也有一些竞争。这些竞争者将客体关系理论称做一个新学派或是一个异端学说,而助长了它的分裂。同样的,自我心理学( ego psychology )也曾经一度被视为异端,现在的自体心理学( self psychology )还常常会被说成偏离主流。有一些临床工作者甚至宣称客体关系理论根本不是新创,只不过是一部分旧有理论的重组和推敲罢了。

  知识不能被拥有、被控制、被贬抑为分裂组织,当然也不可能在任何学科或派别的范围中被干干净净地保存起来。和别的知识体系一样,客体关系理论只是一组值得我们来一起思考的想法( a set of ideas–to be considered)。目前这一股探讨人际和内心功能的风潮,主要集中在自体(self)和客体( object) 的概念上。客体关系理论也就从自体和客体这些基本概念中逐渐开展。在第一部中,我也讨论到自我(ego),它整合( integrate)、分化( differentiate)我们内在与外在的自体和客体经验( self and object experiences)。

  第一章 客体

  THE OBJECT

  客体指的是一个被爱着或被恨着的人物、地方、东西或者幻想(fantasy)。有些人认为,用客体这个字实在没有味道也不够精确,用来指称人更是抹杀人性。不过,这个字还是持续被广泛使用着。

  这个术语是Freud(1905a)引介的。在《性学三论》(Three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 )中,他对性倒错(perversions )有一番研究。他发现人们可以和一个客体(比如时鞋子或靴子之类的东西)发生关系,就如同和他们的性伴侣或他们所爱的人一般。后来这样的用法变得方便而准确,用客体这个字来指称一些被赋予情感的对象,不论是另外一个人、一件没有生命的东西,或是一个幻想。

  当人们说他爱自己的国家而对国家忠诚,他们其实正在对一件事物,也就是对他们的国家发生感情。只是,那事物无论如何都是未定而变动的。国家可以是指地理上的疆界,也可以是一堆文献的摘要;可以是所有公民的集合,也可以是有关一系列和忠诚、认同等复杂客体有关的幻想。所有这些和国家有关的观念都可以成为客体,因为国家足够重要到让人们去爱去恨。人们为国家工作、打仗,甚至有时为它牺牲生命。当然也有可能会贬低、逃离,甚至背叛自己的国家。显然,人们对他们的国家有强烈的感觉,虽然国家并不是一个人,不是母亲、父亲,不是儿女、丈夫,也不是太太、情人或朋友。但无论如何,国家足以在客体关系的术语中成为一个客体。

  人们也可以爱房子、车子、猫、狗、高山、谷地、树木和河流。他们可以爱一幅图、一本书、一首诗,爱他们的神或是爱一个心里的影像( image)。同样的,他们也可以恨这些相关的东西,甚至是恨这些东西的某一个部分,或是其它的任何东西。虽然第一个所爱的客体是母亲,但我们还是使用“客体”这样一个比较和人无关的术语,来指称这个被灌注了许多情感能量、爱意恨意的对象。他体(other) 这个词有时可以和客体( object) 互相取代使用。

  Klein (SegaI1964) 是最早也最受争议的客体关系理论学者之一。她指出,研究内在自体幻想和内在客体幻想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了解许多先前不清楚的,包括正常人和病人的精神状态。这些幻想可以是意识上的,也可以是潜意识上的。

  客体包括内在客体和外在客体。内在客体指的是一个心理表象(mental representation)——一个和他人有关的影像(image)、想法(idea)、幻想、感觉(feeling)或记忆(memory)。外在客体则不同,它指的是一个真正的人或真正的东西。客体关系文献最令人感到困惑的一件事,便是许多的作者并没有把他们当时究竟是指内在客体或是指外在客体说清楚,甚至在同一个句子当中,客体这个字的意思就变了。

  至于“内外在差异”这个课题则要更复杂一些。它把我们带进了认识论(epistemology)和现实本质(nature of reality)中,这些是争论数千年的主题。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所知道的?外在真的有一个世界吗?世界和我们的感受之间又存在着什么关系呢?在此我无意对这些抽象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索,只是想单纯地承认,因为分不清楚内在客体和外在客体,使得许多客体关系文献显得模煳暧昧。在后面的章节里,我会再讨论到这个内在与外在世界的课题。

  Object 这个术语在心理学和在文法上有一样的意义,这并不是巧合。标准的句型结构里要有主词(subject)、动词(verb)和受词( object)。客体关系理论也有一个相同的结构。在这个结构里有一个主词(自体)、一个动词(爱或恨),一个受词(爱或恨的对象)。这个简化的文法结构,特别有助于我们研究那些主词和受词的区分不是那么清楚的心理状态。这种在小孩的语言和文法依序发展之前的心理状态,我们称之为“前语言期”(preverbal)。有关自体一客体混淆(self-object confusions) 的问题,本书会有更多的探讨。

  所谓客体,是指一个被投注情感能量的人物、地方、东西、想法、幻想或记忆,被投注的情感能量可以是爱、恨或者爱恨复杂的交织。所谓外在客体是指一个被投注情感能量的人物、地方或东西;而内在客体则是指属于这些人物、地方、东西的想法、幻想或记忆。

上一篇:《自我分析》(卡伦·霍妮)
下一篇:《我和你:人际关系的解析》(朱瑟琳·乔塞尔森)
隐藏边栏